台北、中正|
發現臺北城.你不知道的老建築

過去的臺北,是什麼樣呢?過往的台北對我們這些七、八年級新生代的人眼中是相當陌生的。
這次參加了一個很有趣的導覽行程,是由知名的作家「魚夫」老師親自導覽,帶領我們一行人去認識老台北。


02

魚夫老師說,所謂的老台北就是現在的北門捷運站週邊地區、及我們很耳熟的「城中地區」,以前的城內就是現在的城中區,忠孝西路、中華路一帶,
此區也是常在電視政論節目上常聽到的「翻轉台北西區」的主軸帶。這區其實隱藏著很多老台北的面貌,幸運的有的會有機會翻身,如台北郵局、北門等等,重新整理成新的面貌。有的新舊交融,老世代的建築合體了新的元素、有的已經年久失修失去了過往的風華面貌,其實沒有魚夫老師的介紹,這些在日常中、我們不曾注意過的一些老宅邸及老街景,是不會特別留意、甚至發現的。

這次導覽活動呼應魚夫老師即將推出的新書《臺北城.城內篇:你不知道的老建築、古早味60選》,書的主旨主要希望能從公共建築中去看見早期居民的公共及生活空間,希望帶給讀者認識早期老台北市民的生活方式,我們從新開闢的捷運站「捷運北門站」集合出發,從北門開始,沿博愛路轉進開封街,再轉重慶南路、衡陽路認識老台北。整段導覽花費了約兩小時的時間,從撫臺街洋樓、專賣局臺北支局、太陽號書店(商務印書館)、重慶南路、明星咖啡館、新高堂書店、西尾商店、辻利茶舖、大倉本店、公園號酸梅湯、臺北銀座、全祥茶莊、伍中行茶莊、菊元百貨、原臺北信用組合、趙記菜肉餛飩大王等等,從老宅老房認識了老台北。


03|北門是目前唯一的閩南式城門,建造時依照風水軸線,正面面對的就是七星山,主要是想學習「巴黎」的街景風貌,但日本人改變後向東偏了。


04

台北郵局充滿古典元素的建築風格是由日本建築師「栗山郡一」所設計,並引進鋼筋水泥結構的建築,在當時算是相當少見也是建築先驅。特色是希臘羅馬柱子融合了亞洲建築風格,但建築風貌後期被「頂樓加蓋」,形成相當不協調的比例關係。


05|正在整修的「台鐵鐵道部」與「台南文學館」由同一位建築師設計,主要是水泥加磚造、特色是石磚瓦的和洋混搭建築,在當時是非常耐震的建築。


06|撫台街洋樓


07|博愛路以前的這名字很美,稱之為「京町」,國民政府來台之後變成了博愛路(苦笑)。


08|現在的彰化銀行是以前專賣局台北支局,老房子外皮改裝後成了現在的「彰化銀行」在日治時代則是


09|老師特別推薦這家明星西點咖啡館,這是他的最愛。


10|明星咖啡館,是七位俄國人與台灣人一起開的店家,內裝保持早期的模樣、相當懷舊,最有名的是「俄羅斯軟糖」


11|在新建築之間有些老建築夾縫求生


12|老師特別推薦這家位於228公園對面的老牌酸梅湯


13|加入桂花的風味在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極度消暑。


14|僅保留立面,後方全然長出先大樓的建築群,看起來蠻突兀的


15|合作金庫銀行若是加以整理,也會間很棒的老建築


16|導覽結束後,魚夫老師還帶我們去吃趙記菜肉餛飩


17|每次都經過這家趙記菜肉餛飩,但始終沒有機緣進來吃吃看,在老師的推薦之下,這次終於一嚐菜肉餛飩的美味了


18


19|這碗菜肉餛飩小碗的份量就足以震撼我,第一次看到餛飩跟水餃一樣大顆


20|更多老房子及街道的故事都在老師的新書中

對於老台北、老房有興趣的朋友,接下來還有講座可以聽喔!

臺北城.城內篇:你不知道的老建築、古早味60選

內容簡介
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予日本,從此,臺北成了一個和洋並存的城市:臺灣鐵道飯店、吾妻旅館、臺灣書店、菊元百貨、西門紅樓、臺北高校等。歲月更迭,有些建築如今還在,更多的建築,則因戰亂等種種原因而毀壞,或被拆毀。魚夫多方走訪,並參閱無數文件資料與老照片,將有著歐洲街景般的老臺北畫回來。
你在臺北生活,你去過臺北,但你可能忽略了身邊的故事。走在西門紅樓、喝一杯酸梅湯,都有動人的故事。翻開這本書,重拾臺北城的昔日風華。


購書網址:點我
金石堂城中店免費講座
活動時間:2016年9月11日(日)|19:00
講座地點:金石堂城中店|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19號)
報名網址:點我


作者:許傑 我是許傑,我的旅攝人生,揹起相機,找尋旅行中的大小故事。 旅行台灣368個鄉鎮,用我的照片說故事,城鄉368旅誌 / 離島旅行系列 持續連載更新中。 協助推廣、住宿體驗、攝影合作 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