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牡丹景點|
牡丹社紀念公園&石門古戰場,徒步探索《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的真實場景

今年(2024年)是「牡丹社事件」150週年,屏東縣政府與牡丹鄉公所從5月起舉辦了系列記念活動,並於牡丹社事件記念日當天揭開了「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啟用旅遊資訊站,記念台灣原住民族先人們在一個半世紀前捍衛家園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前往牡丹社事件發生地去進一步認識,深度了解屏東的歷史故事。然而如果沒有牡丹社事件,台灣現在在國際上會是什麼樣的方向呢?這回讓我們一起走進牡丹社的真實場景牡丹社記念公園&石門古戰場,跟著在地人徒步探索聽故事。

屏東、牡丹景點|牡丹社記念公園&石門古戰場

如果沒有牡丹社事件,台灣現在在國際上會是什麼樣的方向?

臺灣在清治時期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其中牡丹社事件是左右台灣歷史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對台灣及東亞地區的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今年適逢150週年記念,在事件發生的牡丹鄉舉辦了一系列記念活動。但若無牡丹社事件,台灣歷史的進程或許會大不相同?

牧丹社事件的發生揭示了清朝政府當時軍事脆弱性,引起了日本對台灣的進一步興趣,最終導致琉球的併吞。在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實行「開山撫蕃」政策,將台灣從眾多分散部落轉變為統一行政區,可能對台灣的國際認同與凝聚力產生正面影響。未發生此事件,台灣可能維持分散部落社會結構,影響其國際關係與發展方向,並促使清政府確立對台灣後山地區的主權。

若無牡丹社事件,台灣國際地位可能大異其趣、主權問題可能更模糊,也可能對台灣國際地位不利。總之,牡丹社事件左右了台灣國際地位,影響深遠。當然這只是假設與思考,實際歷史我們已經無法推翻了。

石門古戰場:利用天然的隘口來打這場戰

石門古戰場一旁設有一座巨大的牌樓,這是進入到牡丹鄉境內的地標,上頭刻畫著不少象徵排灣族的原住民圖騰,像是百步蛇、連杯酒,還有兩隻握手言和的雙手,象徵著部落族人團結的意象。

牡丹社事件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人與日本軍隊之間的衝突,這場衝突是台灣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位於牡丹鄉與車城鄉交界處的石門古戰場是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地。現在石門古戰長成為歷史文化場域,旅客到此可透過步行的方式串連事件中的歷史場景,實際走進故事中去認識牡丹社事件發生時的環境樣貌。

現在的石門古戰場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遺址,也是一個展示歷史的窗口。穿過牌樓之後,一旁設有一條步道,沿著步道拾級而上會來到新設立的遊客中心「石門古戰場旅遊資訊站」,路程約五分鐘左右,而石門古戰場旅遊資訊站旁的展望台便是欣賞這座隘口的最佳觀賞位置。

開車沿著縣道來到此,會發現兩側山壁忽然陡升,形成一座自然的關口。在導覽員的介紹下,我們認識了北側山體為石門山、南側則是五重溪山組成,在河川沖刷下形成了峭壁地形,因狀似門戶,因此得名石門。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時,聰明的排灣族人利用了這座天然的隘口,與徒步上山的日本軍隊在此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進而抵抗了日軍的進攻,展現了過人的勇氣與智慧。

沿著溪谷兩側的新設置步道走可以串連牡丹社記念公園,兩側的風景是一片綠意盎然、讓人心曠神怡,很難想像這裡過往曾經發生過如此壯烈的故事。

石門古戰場現今已經成為一個受到保護的文化資產,並被登錄為史蹟。旅客來到這裡,不僅可以感受當時古戰場的地理風貌,更能透過看板導覽與QRCode的掃描去深度了解這片土地過去發生的故事,深度感受歷史氛圍。

石門古戰場旅遊資訊站

石門古戰場旅遊資訊站是今年(2024)才全新啟用的服務中心,遊客沿著步道拾級而上後,隨即來到了旅遊資訊站,站內提供了牡丹社事件的歷史背景資料,讓旅客可以更深入了解這場事件及其對台灣歷史的影響,再近一步的與周邊的風景做連結。

在石門古戰場旅遊資訊站前設有石門古戰場記念碑,這座記念碑是2024年新設置的,以此用來記念石門古戰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始基,而具有文化資產的身份、確認牡丹社事件的歷史價值。

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

在石門古戰場附近約十分鐘路程,會看到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的入口,沿著步道往上走,步行約10分鐘即可攻頂。山頂平台上設有兩座記念碑,一座是為了記念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的征臺功勳的「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另一座則是「征蕃役戰死病歿忠魂碑殘座(1935)」,是為了記念在戰鬥中戰死或病死的日本人。這些記念碑不僅記錄了歷史、也提醒人們過往這裡發生的故事。

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建於1935年,以記念牡丹社事件中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的征臺功勳,過去曾被換上刻「澄清海宇 還我河山」的字樣,現在已經恢復原貌。這座記念碑不僅記念日本在台灣留下的痕跡,也是台灣歷史變遷的見證。

在日治時期,這座記念碑象徵著日本的勝利和統治。然而,隨著台灣光復,原有的碑文被更改成「澄清海宇 還我河山」,以展現國人的民族意識和對抗日的精神。直到2011年這座記念碑被登錄為屏東縣的歷史建築、成為了文化資產,才還原成原本的樣貌,並重新鑄造上了「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保留下了完整的歷史脈絡。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上頭的字樣是寫著「遺績」並非「遺蹟」,其實遺蹟指的是遺址,為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建築物遺址或生活環境的遺址。遺績我想指的應該是遺留下來功業的吧

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一側則是征蕃役戰死病歿忠魂碑殘座,為記念當時殞落的547位日軍的忠魂碑,目前只剩下基座的樣貌。

石門古戰場的地形險要,在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中,這裡是原住民排灣族人與日本軍隊激烈抵抗的戰場。

來到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展望台看出去的風景山巒綿延、一望無際,完美呈現出恆春半島的明媚風光。在導覽員 lja kai的指引中,我們看到了當時日本人沿著四重溪河道兩側步行進入到此的進攻路線,很難想像眼前跳望出去的絕美風光,曾經是殺戮一片的戰場,過往的歷史事件總是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現在的太平時光是過往無數人用生命換來的。

牡丹社事件記念公園

牡丹社事件記念公園是為了記念1874年發生的牡丹社事件的主題公園。

牡丹社事件記念公園內有許多設施,包括歷史故事牆,詳細描述了牡丹社事件的經過;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像,是向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及其他在抗爭中犧牲的原住民戰士的致敬;愛與和平記念碑則是象徵著和平與共存的重要性,提醒我們過去的衝突和未來的希望。另外還有文化廣場、多條散步道場等等設施。

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像由當地的原住民藝術家華恆明、華伊達父女設計、並以花崗石雕刻製作而成,是牡丹社事件記念公園中的地標,以記念aruqu父子與部落族人共二十多人於石門山戰役中壯烈犧牲,展現排灣族人勇敢捍衛家園的精神。

未來牡丹社記念公園旁也即將打造一座「牡丹遊客中心」啟用後將串連屏東縣道199號,結合當地的原住民文化、生態環境及產業,也預計會培訓在地人做導覽解說,讓遊客來到牡丹鄉有一個玄關去了解當地的故事、人文與生態。

旅客來到牡丹社事件記念公園,可以通過三條步道串連到石門古戰場及石門山的三角點,親身走過這些路線,感受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歷史故事,也從中深刻去思考、認識牡丹社事件對於台灣的未來影響。

過去在當地發生的故事都是原住民口傳成史,文字記載很少,現在所知的史實與描述都是以日本觀點出發,很少有以在地部落觀點為出發的紀錄。史實雖然無法重新還原真相,但沈重的歷史故事也再三提醒著和平是不少人的犧牲所換來的。

🏷 屏東、牡丹景點|牡丹社記念公園&石門古戰場
景點位置:4Q87+JX 石門村 屏東縣牡丹鄉
開放時間:公園24小時對外開放
官方網站:✅ 點我

牡丹景點|閱讀延伸

❗️❗️部落格文字、圖片版權所有,未經同意嚴禁轉載或翻印使用,違者依法蒐證提告❗️❗️

評分者:許傑
評論分數
5.0
作者:許傑 我是許傑,我的旅攝人生,揹起相機,找尋旅行中的大小故事。 旅行台灣368個鄉鎮,用我的照片說故事,城鄉368旅誌 / 離島旅行系列 持續連載更新中。 協助推廣、住宿體驗、攝影合作 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